为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水平,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,督促事业单位更好履职尽责。正安县委编办突出重点,多措并举推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有序开展。
一是优化流程,提升登记效率。以“最多跑一次”为工作目标,优化办事流程。将事业单位提交年度报告、设立、变更、注销登记事项进行分类,分别制作操作指南,明确办理时所需资料,同时将指南及所需资料模板上传至机构编制交流群供单位下载使用,实现登记事项一次性全面告知,对存在疑难问题的,积极通过电话、QQ、远程的方式进行“一对一”指导。对提交登记资料符合要求的,大力压缩办理时限,能当场办结的当场办结,不能当场办结的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,力求达到单位“进一次门、提交一次资料、办结一件事项”的目的。
二是抓住难点,精准登记信息。对法人证书到期、登记信息发生变化、单位注销未及时前来办理等难点问题,通过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与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数据进行比对,梳理存在问题的单位,建立问题清单,通过电话督办、下达书面督办通知书的方式,督促单位及时办理相关登记事项。截止目前,办理到期换证11家,变更登记54家,新设立登记1家,办结率达100%,切实维护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。
三是强化监管,严格信息抽查。依据《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办法(试行)》,对我县已核准登记的事业单位定期开展法人公示信息抽查。抽查采取书面审查和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,主要对其登记事项和年度报告公示等12项内容进行检查。同时,为扩大核查覆盖面,在事业单位名录库中随机抽取3%的基础上,针对部分机构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人工抽取2%进行重点核查。在核查中发现的问题,督促单位立行立改,对不能立即整改的,建立问题整改台账,限时完成整改,并将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通过正安县门户网站及时向社会公示,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行为,督促事业单位法人更好履职尽责。
四是科学归档,规范档案管理。为扎实抓好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的收集、整理、保管与利用等工作,根据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管理办法》,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制度、查阅制度、保密制度等,落实专人负责档案管理,杜绝档案工作的随意性;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台账,以时间顺序依次将事业单位设立、变更、注销、年度报告等其他登记资料分门别类装订成件,专柜保管;不定时对事业单位登记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进行复查,对审查不合格的档案盒及档案资料按照规定及时更换和修补,切实做到档案资料不断档,不缺档,保证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的完整性、真实性、有效性,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。